良法善治 同心同行|民法中的宪法精神

央视网   2021-12-07 10:51:02

央视网消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将国家、社会与个体紧密连接在一起,也是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根本纽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宪法如何深刻影响你我的生活?备受关注的《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诞生背后做出了哪些重要取舍?新中国宪法如何在与时俱进中回应时代之问?央视网联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推出系列创意普法公开课《宪在进行时》,邀请法学界专家及相关事件亲历者解析宪法热点问题,生动讲述宪法背后的故事。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宪法及宪法的实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处在统帅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开宗明义,在第一条里写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法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王轶谈道。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 中国法学会网络信息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张新宝讲述了围绕立法依据所做的更多考量。《个人信息保护法》一审稿并没有写明立法依据。“一审稿公布以后,我们发现法律的内容超出了保护人格权的范围,不仅涉及民法,还涉及刑事法律和其他行政法律的规定,因此我们在二审稿中就增加了‘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使得它在法律的位阶、地位以及法律依据上更为明确。”

擦亮人民性底色

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思想指导下,我国的立法工作对人民的迫切需求作出了快速有力的反应。

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随着人民群众权利意识的提高,立法部门加班加点,换来了《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迅速出台。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又提供了民主参与的最佳平台。

参与《个人信息保护法》起草工作的张新宝回忆:“那些具体负责操作立法条文修改的同志经常加班加点,没有周末,开会开到晚上九点、十点,不会管晚饭,第二天还要接着开。”

在同样的民主科学立法程序中,民法典的编纂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约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张新宝介绍:“民法室的同志极其辛苦,所有的意见都要从网上下载保存起来,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落实到具体的条文,再根据多数人的意见给出修改的方案。”

一个大写的“人”

在民法典的编纂过程中,围绕人格权要不要独立成编曾有过许多争论。“这个问题确实争议很大,但它确实意义非凡。”王轶表示,“此前那些曾经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民法典,把人定位为推动民族国家经济发展的主体,而中国把人定位为推动实现自身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主体。对每一个人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中国的民法典进行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和周到的确认和保障。”

纵观整部民法典,自然人取代公民成为权利主体的表达,王轶解释说:“自然人和公民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公民是具有一国国籍的人,而自然人就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这个称谓的变化表达了我们对人类的看法,我们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民法典的编纂也要服务于我们对人类所抱持的这样的一种看法。”

作为人类从工业文明转向信息文明阶段第一部编纂完成的民法典,其对转型阶段价值判断问题作出了相应的回应,法律工作者期待着这些回应能够成为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参考和借鉴。

回应时代之问

在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潮流瞬息万变,要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各种关系,法律也必须跟上脚步。

在个人信息保护领域,《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五十八条就对大型互联网平台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张新宝透露,这一条在一审稿中并未出现,是由专家们建议增加至二审稿中的。“超级互联网平台企业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跟其他企业的影响力、控制力也是不一样的,一些平台上的商家可能无休止地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平台有义务进行治理。第五十八条对超级平台企业保护个人信息的特别义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在国际上也是比较先进的。”

对于同样是与普通人息息相关的高空抛物问题,民法典也作出了有力回应。高空抛物和物品自高空坠落,如何确定侵权人,如何对受害人进行充分地救济?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在一部民法典中明确写明公安机关的职责,这在比较法上是很罕见的一件事情。民法典确立这样的规则,就是希望能够在确定侵权人的问题上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王轶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王轶说:“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就高度重视法治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尽管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走过一些弯路,遇到过一些挫折,但我们推进法治的初心和梦想,从来都没有改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