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近年来,青海省持续推进高原美丽城镇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突出地域特色,助力城镇转型升级;抓好典型示范,探索高原城镇发展新路。建设美丽城镇,显著改善了当地人居环境质量,为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地方小、人口少,只有三条街,两边土坯房”,这句顺口溜说的是多年前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镇的景象。这座因石油而兴的小镇,一度沉寂。可如今,借着高原美丽城镇建设的东风,这座小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宽阔的马路、错落的楼房、精致的绿化、完善的设施……
2019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青海省政府签署协议,全面启动青海省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工作。截至目前,以西宁为中心,海东、格尔木为副中心城市,德令哈、玉树、茫崖小城市和39个区县为骨干,143个小城镇为基础的协调发展城镇体系已形成,城镇化率达55.52%。纳入高原美丽城镇建设试点的城镇,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改善。高原美丽城镇建设,为青海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坚持以人为本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天蓝水绿、环境宜人,冬季的西宁市北山美丽园引人向往。市民王永浩和老伴牵着手散步:“原本打算退休后去外地养老,可现在改主意了。家门口有公园有绿地,小区环境和服务越来越好,朋友和熟人都在这里,舍不得离开。”
为了让居民“舍不得离开”,省会城市西宁提出,力争建成具有公园城市形态、美丽城市风范、幸福西宁品质的现代高原美丽幸福“大西宁”。目前,西宁建设了508千米绿道,实现了三河六岸及五区两县的连接。“在最新的城市体检评估中,西宁城市绿道密度在全国36个样本城市中排名第三。”西宁市城乡建设局局长刘毅介绍。
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青海地广人稀,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发展阶段性差异明显,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建设高原美丽城镇,就是要集中力量补齐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促进城镇高质量发展,为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白宗科说。
在西宁,一大批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秩序良好、管理规范的新型住宅小区陆续建成;在格尔木,群众居住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在海东,一大批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继建成,有力提升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建设一座城镇,就是创造一种生活。”在青海省委主要负责人看来,建设高原美丽城镇,要牢牢把握人这个核心。“美丽城镇要以人为本,人的城镇化既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以人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城镇化,才是最有质量和内涵的城镇化。”
绿色是青海发展的底色,生态是青海立省的根本。白宗科说:“在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工作中,青海始终绷紧生态优先这根弦,统筹做好城镇治污、添绿、留白三篇文章,突出绿色惠民、生态利民,努力把高原城镇建设成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青海省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88平方米,城市、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2.43%。
突出地域特色
助力城镇转型升级
位于海东市乐都区的瞿昙镇,是今年青海优先打造的16个美丽城镇之一。境内瞿昙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宫廷式建筑群。未来的瞿昙小镇,将被打造成集壁画展示、瞿昙“花儿”和乡镇风情旅游为一体的历史文化旅游地。
乐都区是海东市中心,为构筑河湟生态文明典范,乐都以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依托,不断强化文旅基础设施建设。乐都区副区长时盛利说:“要想建设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高原美丽城镇,必须融入传统文化基因、挖掘高原自然特色,突出地域文化元素、延续高原文化脉络,才能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高原美丽城镇建设,“智慧”不可缺。在玉树市智慧城市管理服务中心的显示屏上,市区所有的路政设施、城市照明、卫生环保、安全保障等情况实时监控,哪些民情案件正在受理,哪些已办结,用不同颜色做了标识,一目了然。
不久前,玉树市长江东路一家产业园的水质有些浑浊。智慧城市管理服务中心接到网格员报告后,马上把案件批转给水务部门,水务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到现场处理。
智慧城镇,让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中国联通青海省分公司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建成覆盖市、县、镇街、乡村社区四级整体联动的政务服务网络,优化政务服务流程,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通信、办事、电子商务等,便利多了。
在大通县城关镇一些偏远乡村,“智慧医疗”的开通,让村民足不出村,在村医务室就能享受到视频另一端来自西宁高水平医疗专家的远程诊疗。“通过城市体检、智慧社区和数字乡村等服务,我们助力城镇转型升级,建设智慧城镇,使青海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和运营的智能化水平走上新台阶。”中国联通青海省分公司总经理朱常波说。
抓好示范机遇
走出城镇发展新路
青海湖旅游热度持续不减,到共和县黑马河看日出成为环湖旅游的网红打卡点。整个黑马河镇在高原美丽城镇建设中,做了统一规划,青海湖南岸、国道北侧划为湿地,既符合国家生态环保政策,也为黑马河镇带来了发展机遇。
文巴村先行先试,借助青海湖丰富的旅游资源,整合资金923万元,修建了集购物、娱乐、餐饮、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园,两年来累计收入达95万元,壮大了村集体经济。黑马河镇党委副书记金光红说:“文巴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让更多居民享受到了旅游带动城镇发展的红利。钱袋子一鼓,当地居民建设家乡的热情更高了。”
“按照高原美丽城镇建设规划,环湖地区城镇带重点是探索生态保护前提下的城镇发展和旅游发展路径,全面提升环湖城镇建设水平。”共和县副县长韩福龙介绍,共和县已形成了“一心五镇”的发展格局,将在生产、生活、生态上下功夫,“把城镇建设得更像城镇,把农村塑造得更像农村,让城镇和农村都回归本原、各展其长。”
青海省选择5个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高原美丽城镇及环湖地区城镇带开展试点工作。其中,西宁市重点是加快交通建设,引领绿色出行,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格尔木市重点是提升城市功能,推进城市绿色发展;同仁市重点是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推进传统村落保护;祁连县重点是打造生态康养旅游美丽城镇;玉树市重点是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省部共建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为新青海建设带来了难得机遇。“青海将探索建立高原美丽城镇建设的指标体系、工作体系和政策体系,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的城镇发展新路,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青海贡献。”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王发昌说。
《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07日 13 版)